美門見證集

品格塑造

張麟至牧師

世人哪!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你的神同行。—— 彌 6:8

前言

    這經文是林肯總統最喜愛的經文﹐是他一生成功的座右銘。童子軍訓練有三達德﹕智仁勇。 Bill Gather弟兄提出了七大類﹑49種品格﹐要孩子們操練。保羅在他的書信裏提出了新造的神的形像有三點﹕知識﹑公義﹑聖潔﹐西3:10﹐弗4:24。彼得則提出八樣之多﹕信心﹑德行﹑知識﹑節制﹑忍耐﹑虔敬﹑愛弟兄的心﹑愛眾人的心﹐彼後1:5-7。彌6:8這節經文很簡單﹐講到神指示世人當行美善的道路﹐要注意三點﹕行公義﹐好憐憫﹐謙卑與……神同行。行﹑好﹑與神同行都是我們的行為﹐然而在這些行為的背後有高貴的基督徒或說神兒女的品格﹕公義﹑憐憫﹑謙卑。這三點也是我們塑造小孩品格的重點。

其重要性

     這幾年在基督教世界裏有幾個新的詞彙常被使用﹐一個是靈命塑造﹐另一是品格塑造。前者用在靈命追求上﹐而後者用在孩子教育上。其實兩者是同一件事﹐都是論到如何將人裏面的神的形像發展出來﹐使人邁向成熟﹐成為社會有用的公民﹐和彰顯神榮耀的神國子民。詩人大衛感謝神說﹐你…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(詩8:5)。這話是什麼意思呢﹖ 它的意思是說﹐人生最大的冠冕乃是讓神的形像在我們的身上長大成熟﹐將神的榮耀尊貴彰顯出來。換言之﹐人類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復神的形像﹐並讓它成形。神的形像的恢復即重生。當我們一重生時﹐神的道德的形像就像種子一樣﹐種在我們的心中。爾後我們在地上的年歲﹐就是要讓這個種子長大成熟。身為父母最大的責任則為澆灌﹑培育這個種子﹐使它往下扎根﹑向上結果﹐參賽37:31。

     每年暑假快結束時﹐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常常看到這樣的景象﹐父母親開著mini-van﹑載著兒女上大學。父母親有十八年的歲月來預備他們的兒女。不會有多久﹐這種的情景就要臨到諸位了。大學宿舍本身就是一個戰場﹐我們的兒女能在那裏勝過各樣的誘惑嗎﹖尤其是性誘惑﹐不僅有異性的﹐還有同性的。在這一場戰場上﹐重要的不是你的兒女微積分有多高桿﹐英文寫作有多漂亮﹐而是他們的品格有多穩重成熟﹐可以勝過那些誘惑。

      有人做過研究﹐比較Jonathan Edwards和他同時代的Max Jukes二人兩百年後住在紐約州的後裔的差別。JE的後裔受訪的有929位﹐其中有430位為傳道人﹐86位為大學教授﹐五位成為國會眾議員﹐三位為參議員。他們都成為紐約州得力的公民。Max Jukes不是基督徒﹐也不帶兒女上教會﹐他有許多時間是在紐約州的監獄裏渡過的。受訪的後裔多達1,026位。其中有300位坐過牢獄﹐平均蹲了13年﹗190位為公開的娼妓﹐680位為酒鬼。這些人不但對紐約州沒有什麼好的貢獻﹐反而耗掉千萬元的公帑。兩個家族的差別在於品格塑造。有一個人講過這樣的一句話﹕種下思想﹐收穫行為﹔種下行為﹐收穫習慣﹔種下習慣﹐收穫品格﹔種下品格﹐收穫命運。 不錯﹐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﹐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﹐箴16.9﹐即神指引我們的命運。可是人的一生的成敗取決於他的EQ多於他的IQ。神指引我們還是與我們的品格有關﹐而品格的培育還是父母在他童年所播撒的種子啊﹗我們就從彌6.8的三點來看孩子的品格塑造。

品格塑造

       以下的場景很可能出現在你的家中。寶寶﹐你要把living room玩過的玩具收整齊﹐否則﹐你不可以出去玩﹐或邀Michael來我們家玩。寶寶不怎麼理會媽媽的話﹐玩具還是攤了一地。再不久﹐隔壁家的Michael 來按鈴了﹐要寶寶出去騎腳踏車。媽媽不許﹐堅持要他先收好 living room﹐才可以出去玩。這個時候寶寶哭道﹐媽﹐難道妳不要我快樂嗎﹖可能兒子還會開支票﹐等我騎完車回來我一定收拾玩具。媽媽該怎麼辦呢﹖小孩還懂得用一頂「快樂最重要」的大帽子來壓母親呢﹗媽媽問﹐家裏那一個人拿了舅舅的東西。沒想到寶寶爽快地承認﹐是我。你為什麼拿舅舅的東西呢﹖答案更爽快﹐因為我喜歡。電視廣告已經教導了他﹐「只要我喜歡﹐有什麼不可以?」平時媽媽買東西的準繩不都是因為我喜歡嗎? 類似的例子每天都會發生在你的家中。感謝神﹐這些都是父母塑造兒女品格絕佳的機會﹐千萬不要輕易地放過。

公義

     公義的品格在人還沒有重生以前﹐也殘存在人的心中﹐這是神保守人類的普遍恩典。當然在人重生以後﹐它的種子就全然恢復了。小孩子看電視﹐他的心靈世界裏只有兩種人﹐好人和壞人﹐因為有公義的追求在他的心中。小孩子在庭上的口供﹐法官幾乎是絕對採信。可是人裏面的原罪會逐漸地污染人裏面殘存的公義之心。這裏所說的公義可以包涵好幾個成份在內﹕公正﹑正直﹑誠實等。

      誠實是公義很重要的一個成份。捲入水門案件的Chuck Colson在接受調查時﹐謹守幼年時的庭訓﹕絕不說謊。他雖然捲入這件醜聞﹐很快地就被法官釋放了。他跟錯了人﹐可是他的不說謊的品格使他懸崖勒馬﹐救了他自己。誠實是上上策。有一個福州人跳機到美國來﹐被移民局抓到了。不久﹐他信主了。最後一次出庭時﹐他不要律師給他出的點子。他對法官說﹕我到美國來﹐沒有政治迫害﹐也沒有想將來結婚後有多生幾個孩子的自由。現在我信了耶穌﹐我不能說謊﹐我只能告訴你實話﹐我來只有一個目的﹐賺錢。沒想到那一批一同出庭的非法移民﹐只有他被判決得到居留權。原因﹐法官怕他被遣送回中國後﹐他的非法作為會遭到政治迫害。這一點上﹐父母的身教甚於言教。譬如說﹕做父母的若在十一奉獻上盡職﹐將當納給神的財物歸給神﹐瑪3:10﹐小孩看見了就知道神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真的。父母再對兒女說神是一位榮耀偉大的神﹐他們也會信服﹐因為父母已經誠實地作了見證。

     正直是更可貴的美德。在公司的環境裏﹐有的人就是比較厲害﹐爭功諉過。這種彎曲的品格﹐旁人只要跟他在一起同事一陣子﹐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。上算嗎﹖終久絕對失策。詩18:26說﹐乖僻的人﹐你以彎曲待他。這種彎曲﹑乖僻是由許多的謊言堆砌成功的﹐堆到一個地步﹐他的良心對謊言的敏感度已經很低了﹐彎曲已經成為他的性格了。小孩常會有說謊的機會與壓力。功課做不完﹐就要求父母打電話給學校說生病了請病假﹐或不舒服了要晚點上學。父母親若讓步的話﹐等於無形間教育小孩﹕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說謊。這是很不好的教育。當然小孩可以跟父母說﹐別的同學都這麼做﹐我為什麼不可以呢﹖為人父母者要判斷﹐兒女一時的便利重要呢﹖還是養成他一生的品格重要呢﹖

      做母親的每一天都要調停小孩之間的訴訟數回。寶寶你為什麼打Michael? 你大概可以期望聽到寶寶理直氣壯地說﹐因為他先罵我。Michael立刻回嘴說﹐寶寶你推的車車先撞到我。媽媽就回過頭來問寶寶對不對。寶寶才自知理虧地說﹐大概吧﹐又不是故意的嘛。在後現代的環境下長大的人尤其懂得推諉﹐好像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。一旦失敗了責任都在周圍的人事物﹐自己像是不沾鍋似的乾乾淨淨。破碎家庭出來的長大的人不一定就註定婚姻生活不美滿。我看到不少這樣的人建立了十分美滿的家庭。做父母者要常常督促兒女在逆境中看清自己的角色和責任﹐才能在兒女身上建立公正的品格。

憐憫

     一個教會來了一個家庭﹐小孩很小﹐只有三歲左右。漸漸地大家才察覺到那個小孩很特殊﹐喜歡交朋友﹐但是在智力方面的發展卻十分遲緩﹐而且越大越明顯。牧師對教會新來的小朋友都要特別留神﹐免得有人會欺負或傷害這個小女孩。一旦有小朋友對那位小孩不友善﹐他就會去找家長溝通﹐期望父母教導他們的小孩學習如何去愛弱勢者。神把這樣的一個小孩放在教會中﹐反而成了所有小孩的祝福﹐他們要學會愛那一位特殊的朋友﹐保護她﹐不讓她受到委曲。

  在以色列人中﹐到了收割時﹐小孩子就會問父母﹐為什麼田角的麥子不割呢﹖為什麼打上來﹑不小心掉在田裏的麥子﹐就留在田裏不拾起來呢﹖利19:9-10。這是神的規定﹐是刻意留給窮人和寄居者的﹐因為神是一位憐憫人﹑有愛心的神。Freehold一帶住了不少的Hispanics﹐他們靠打零工為生。一大早他們會聚集在下城的舊車站。後來 borough把車站拆了﹐而且禁止那群人聚集在那裏。感謝神﹐旁邊的一個教會看不過去鎮公所這麼做﹐就開放fellowship hall給那些收入微薄可憐的工人﹐讓他們在那裏聚集﹐有遮蔽﹑有空調。那間教會特別給小朋友作了美好的見證﹐何謂神是有憐憫的神。

      我們教會從1995年就設立了公關執事。可是我們教會在慈善事業上沒有盡上我們在Monmouth County的一份。你們知道嗎﹖在我們镇有基督教慈善團體辦的一些機構﹐或為窮人修蓋房子﹐或輔導幫助懷孕的青少女﹐或供應食物給無家可歸者﹐或義診買不起醫療保險的人。我相信那些從事慈善事業的教會在修建教堂時﹐鄉公所絕對樂意促成。希望憐恤成為我們的文化﹐流在我們自己和下一代的血液裏面﹐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份。

     大學時代我的最好的弟兄﹐他家有一個小孩在出生時難產。難產沒有什麼稀罕﹐稀罕的是台灣當地的大夫﹐在先生或近親未趕來簽字之前﹐絕不動手術(C-section)取出小孩﹐容她悶在母體的產道裏。這種醫療行徑居然沒有法律制止。就在9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時﹐他們舉家移民比台灣窮多了的紐西蘭﹐只為了一個原因﹐台灣政府不照顧像他家患了腦痲痺(cerebral palsy)的小孩。一個缺乏憐憫的社會文化錢再多也是不足取的。

     有一個小女孩在學校裏看到了一些生癌症的小孩好可憐﹐沒有頭髮﹐她就動了惻隱之心。告訴媽媽﹐她願意把頭髮捐出去﹐做成假髮﹐幫助那些沒有頭髮的女孩。媽媽帶她去理髮店把她的一頭秀髮剪下來﹐有十吋之長。可是當她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頭髮變得那麼短時﹐她就哭起來了。這給那個小女生一個最好的功課﹐給了手上還有很多還不算什麼﹐乃是要給了自己不留下什麼﹐即犧牲了﹐才叫給。這種是真憐憫。耶穌給我們給到一個地步﹐他本來富足﹐卻給窮了﹗林後8:9。於是父母就安慰她﹐妳做的是一件美事﹐神會記念妳。還有﹐妳的頭髮很快會長回來的﹐不要難過。

     有一位姊妹很有憐憫人的心腸﹐這不是偶然。她的母親是逃難逃出來的﹐所以﹐自己就很會記念一些窮苦的人。這位姊妹的班上有一個窮人﹐沒有什麼吃的。母親知道了就每天做兩個一樣的便當叫她帶去學校﹐另一個就給那位窮苦人家的同學吃。母親給到一個地步﹐女兒都覺得嫉妒了﹐不明白母親為什麼對那位同學這麼好。要教導小孩學習憐憫﹐並不要花很多錢才能做﹐就在這些小小的生活例子裏。

     真正的憐憫並不是這麼容易學的。方才所提到的兩位姊妹在學習的過程裏都心疼了。還有一位姊妹﹐想當年﹐在我們青少年聚會裏是模範姊妹﹐人人稱讚﹐爸爸在教會裏是執事。有一天父親帶了一位孤女回家來﹐準備住上一兩個禮拜。沒到才過了幾天﹐這位平時愛主的小姊妹就受不了爸爸這麼愛這個孤兒﹐吃醋吃得很厲害﹐吵得一定要爸爸把她送回孤兒院。爸爸沒有辦法﹐只好提前把那個孤兒送回去了。回頭﹐他才教訓女兒缺乏憐憫的心。這件事至少讓這位平時也自己以為愛主的小姊妹﹐認識了她的本相﹐原來她真是個缺乏愛心﹑又會嫉妒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從出34:6-7神的我剖析來看﹐神的憐憫的品格是何等地重要呢﹗神巴不得我們個個都學會了這一個品格。

謙卑

     這大概是我們今天在教會生活中最缺乏的操練了。一位姊妹深深覺得小孩在教會事奉是好的﹐但是不要給太多的「鎂光燈」﹑掌聲﹐適可而止。我們的事奉應該是越事奉﹐人越謙卑才對。如果有太多的誇獎﹐小孩就會自然地為掌聲而服事﹐忘了他是在服事那一位偉大的神﹐而我們不過是無用的僕人而已﹐參路17:10。

      謙卑表現出一顆受教的心。彌賽亞耶穌說﹐主每早晨提醒﹐提醒我的耳朵﹐使我能聽﹐像受教者一樣﹐賽50.4b。主12歲時﹐上耶路撒冷過節。那時﹐祂已經知道祂是彌賽亞了﹐可是祂還是順服在祂的父親的手下受教﹗路2.41-52。如果連基督都需要受教的話﹐我們是誰呢﹖豈不更需要受教了﹖我們的讀經禱告親近神的生活太重要了﹐這是我們受教的時辰﹐傾聽神透過聖經對我們說話。諸位﹐我們是希望環境給我們兒女的影響大呢﹑還是聖經給他們的影響大呢﹖

     有一對愛主的夫妻﹐倆人都是博士﹐十分優秀﹐在他們求學過程可說是無往不利。可是沒有想到他們的孩子生來有問題﹐這對他們是極大的打擊。這位姊妹在單位裏工作最怕有人問起她的小孩。每次家眷的party﹐她最多只是帶先生參加﹐絕對不讓小孩曝光的。直到有一天﹐他們在一次的團契聚會中說出了壓抑在心中幾年的痛苦﹐在主面前哭了。他們承認自己向來太自負﹑不謙卑﹐神用他們的小孩來教導他們學習謙卑的功課﹐太難了﹐他們只好硬著頭皮學。沒路走了﹐只好向主認罪。這是謙卑﹐一顆憂傷﹑痛悔﹑破碎的心啊。

     謙卑的人會自制。自制不是壓抑﹐壓抑不是真謙卑。保羅所說的「攻克己心﹐叫身服我」才是自制(林前9:27)。自制的前提是在神的光中認清自我。耶穌常常作一件事﹕叫人不要給祂傳名。……19 祂不爭競﹑不喧嚷﹐街上也沒有人聽見祂的聲音。20 壓傷的蘆葦﹐祂不折斷;將殘的燈火﹐祂不吹滅﹐等祂施行公理﹐叫公理得勝。(太12:16, 19-20)

    謙卑的人還有一點﹐不會扮演神的角色(play God)﹐替天行道。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﹐使他得益處﹐建立德行﹐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……﹐羅15:2-3。謙卑的人總是為別人著想﹐替別人解釋。

     謙卑帶來另一個重要的美德﹐那就是僕人的心態。禮拜天到租來的地方聚會是一件辛苦的事﹐加上教會每主日有愛筵﹐要煮飯﹑端菜等。有一個家庭有三個兒子﹐全家都很愛主。車子一開到停車場﹐大人就忙著做許多事。這時最小的兒子也走下車了﹐鞋帶鬆了﹐走路很危險。爸媽那有空顧到小弟弟呢﹖這時﹐一個哥哥就自動地蹲下去﹐給小弟繫好鞋帶。不要看這只是件小事﹐我為那家的父母覺得驕傲﹐他們家裏兄友弟恭﹐做哥哥的就有僕人心態來服事弟弟。在家中能服事自己的兄弟﹐出去了一定能服事別人。

結語

        讓我們聽聽「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」﹕

主啊!求你塑造我的兒子﹐使他夠堅強到能認識自己的軟弱;夠勇敢到能面對懼怕;使他成為一個敗不餒、勝不驕的人。懇求雕塑我的兒子﹐不致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動﹐引導他認識你﹐同時又知道﹐認識自己乃是真知識的基石。我祈禱﹐願你引導他不求安逸﹑舒適﹐相反的﹐經過壓力﹑艱難和挑戰﹐學習在風暴中挺身站立﹐學會憐恤那些在重壓下失敗的人。求你塑造我的兒子﹐心地清潔﹐目標遠大﹐使他在指揮別人之前先懂得駕馭自己﹐永不忘記過去的教訓﹐又能伸展未來的理想。當他擁有以上的一切﹐我還要禱求﹐賜他足夠的幽默感﹐使他能認真嚴肅﹐卻不致過分苛求自己。懇求賜他謙卑﹐使他永遠記牢﹐真偉大中的平凡﹐真智慧中的開明﹐真勇力中的溫柔。如此﹐我這作父親的﹐才敢低聲說:「我沒有虛度此生。」

     這篇禱告文裏有三個禱告﹐只有一個中心﹕要他的兒子成為一個認識自己﹑又認識神的人﹐這是真謙卑。真謙卑產生憐恤﹐又帶來偉大公義的理想和行動﹐使人成為一個被神使用的人。麥克阿瑟的禱告回應了彌 6:8 的話﹐顯明了他教育兒女的方向是著重屬靈品格的塑造﹐是我們今日教養兒女很好的典範。

         诗歌:你真肯嗎 Are Ye Able (H623+)

1 你真肯嗎 恩主問道 與我同釘十字架

人生如夢 何不回答 願此生在主手下

2 你真肯嗎 請你記牢 同釘十架一強盜

向主舉目 求他赦免 立時應許進樂園

3 你真肯嗎 天影遮蔽 好像立在亂草地

只要相信 終必勝利 身心靈交主手裏

4 你真肯嗎 安祥恩主 微聲帶進永生裏

勇敢回答 快快跟隨 好像當年加利利

*主啊我真肯 因我已屬你 從新創造我像你性格

你引導光芒 透進我裏外 與神更相像滿有忠誠慈愛